
论坛现场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理工处一级调研员侯永峰作主旨报告

湖南省教育厅高教处处长刘奇军致开幕词

党委副书记、校长易兵致欢迎词

校党委委员、副校长罗毅平主持开幕式
5月20日,在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全国新工科教育创新中心指导下,由全国地方高校卓越工程教育校企联盟 、CDIO工程教育联盟主办,我校承办的“承前启后 再出发——地方高校新工科建设湘潭高峰论坛”顺利举行。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理工处一级调研员侯永峰、湖南省教育厅高教处处长刘奇军出席开幕式。来自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100余所高校的20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论坛。
本次论坛是在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已完成两批建设,为深化交流新工科建设方案,进一步凝练新工科建设经验,从而推进新一轮科技革命下全国地方高校工程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的背景下举行的全国地方高校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的成果经验交流与探讨会。
开幕式由校党委委员、副校长罗毅平主持。党委副书记、校长易兵致欢迎词,他代表学校向前来参加会议的各位领导和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并简要介绍了学校的办学历史、办学定位和办学成效。他表示,学校一直致力于培养未来多元化、创新型卓越工程科技人才,为我国产业发展和国际竞争提供人才支持,学校将以本次论坛为契机,深入开展新工科建设,探索高校和企业联合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工科人才的有效机制。
刘奇军致开幕词。“新工科建设是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一件大事,是促进高等工程教育更好对接经济社会发展,迎接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革命的重要抓手。”他表示,湖南工程学院和湖南省参会的各高校,要立足自身特色和优势,更加紧密地对接湖南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主动探索新工科建设的发展路径,努力在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中发挥支撑引领作用,为实现湖南省科教强省战略目标作出新的贡献。


开幕式后,大会为全国地方高校卓越工程教育校企联盟理事长、副理事长、常务理事单位及个人颁发聘书。
会议主旨报告环节,侯永峰作《高等工程教育改革方向与路径》报告。他重点探讨了二十大报告对高等教育的新要求、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探索与实践、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方向与路径三个方面,并指出了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结构与类型、人才培养理念、人才培养组织模式、人才培养评价和要素建设六个改革方向与路径。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王孙禺围绕“工程教育的召唤——支持可持续发展”“工程教育的定力——能力建设的挑战与趋势”“工程教育的思考——中国式现代化强国”三个方面详细介绍了工程教育。他表示,持续改进专业建设将是常态,探索形成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工程教育体系和工程师培养体系是工程教育改革的关键。

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教授余东升以《现代产业学院:新工科教育组织与制度创新》为题,针对“纾困——构建应用性大学产教融合新格局”“交融——跨界、融合”“共生——构建产教融合生态体系”“共赢——支撑区域现代产业体系转型”四个方面作了全面阐述,并指出产业学院是地方本科院校“新工科”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应用型大学转型发展的重要路径。

主旨报告环节后,易兵就如何深耕工程教育、擦亮工字品牌作交流报告。他针对湖南工程学院工程教育的探索与实践,重点介绍了学校概况、改革历程、改革举措和建设成效。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授夏春明以《“四协同八融合”高质量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模式创新》为题,并以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创新实践为例,介绍了学校简介、学校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概况和“四协同八融合”高质量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三个方面。
上午主会场结束后,下午分会场兰州理工大学韩建平等20位专家继续围绕地方高校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的成果经验,新工科发展的创新内容及具体特色做法,新工科建设当中特色发展模式的背景、举措、成效等作新工科建设成果经验交流报告。

本次论坛是一场理论和思想的盛宴,各位专家、学者交流经验,启迪智慧,共同推进地方高校新工科研究与实践不断向前发展。同时,论坛旨在促进本次参会高校在未来的新工科研究与实践中加强交流、深化合作、共谋长远发展、共助互利共赢,为引领全国地方高校工程教育改革与发展发挥中坚力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地方工科院校的智慧和力量。
(审核:刘洞波 方正军 杨欢)
转自学校官网